OD体育官网登录入口教育科学学院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教育科学学院推出系列特色课程
发布时间 :2025-04-29      浏览:10

教育科学学院历来重视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改革方针积极融入信息化技术资源,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的多样化路径。借此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之契机,集中打磨、展示门特色鲜明的优质课程,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改革创新意识。

贯彻科学家—实践者原则 打造智慧化教学模式

应用心理学系邵华老师的《临床心理学》课程为省级一流课程,积极贯彻科学家—实践者原则,打造学生中心的“一体两翼”智慧化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讲授式、混合式、探究式)为体,以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学生竞赛为一翼,以教师课题、学生课题相关临床研究和实践为另一翼。深度利用雨课堂等信息化工具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积极性,例如加强雨课堂小测强化过程性考核;组织学生研读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学术文献并提炼主要内容投稿至雨课堂;预留复习时间并利用AI工具形成思维导图以加深记忆和理解。

AI切片化教学美术教育实现个性互动

艺术教育中心焦礼福老师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为省级一流课程。将课程各核心知识点与实践环节“切片化”并全部导入学习通,通过AI大模型的强大功能对教学各环节进行深度融合与优化设计,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双向驱动形成闭环。教学全程贯彻“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核心导向,让学生动起来忙起来,注重小练习、小讨论的设计,注重课堂节奏,注重教学内容与学习通网络平台AI大模型的深度融合每一位学生全程化学习留痕,全面记录学生的参与度、完成度,形成每一位学生的课程学习大数据。

数据驱动科研多元教学赋能

特殊教育专业刘修豪老师《教育统计与SPSS应用》课程,以特殊教育行业需求为导向,结合清华大学精品教材与台湾课程资源,深入讲解回归分析、卡方检验等复杂统计方法。课程通过10次作业与2次综合应用任务(如学业成绩因素分析)强化学生研究能力利用学习通平台发布学习资源、SPSS实操视频辅助教学通过分组上机练习实时巩固学习成效,充分实现“理论+工具+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AI拼图式阅读简笔画解锁经典

学前教育专业黄睿老师《学前教育史》课程,创新“拼图式阅读”模式,借助自研AI智能体生成经典著作导读视频,凸显课程思政元素(如夸美纽斯教育公平思想与我国推动普惠性学前教育、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关联)。学生分组研读《教育漫话》,以简笔画提炼经典著作内容,通过抽签上台汇报形式强化学生表达能力,并针对关键教育议题开展团体探究。课前开展诊断性评价、错题自动入库、课堂测验直通期末考的设计,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激发学生深度学习。

虚拟实训+思政融合心理咨询课新模式探索

应用心理学专业陈艺华老师的《心理咨询技能训练》课程,创新引入微信小程序“Emohaa”,模拟AI心理咨询场景。教学模式上强调翻转课堂的运用,通过慕课资源、案例演练与社会心理剧,训练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并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实现“技术应用”与“人文关怀”双向提升。  

做中学+AI批判锻造研究思维

特殊教育专业林惠老师的《质性研究方法》课程,以“真实研究项目”为主线,学生从选题到报告全程实操,AI工具辅助设计提示词并甄别结果合理性。课堂嵌入即时反馈与跨组互评,通过不断质疑与改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生动诠释了AI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途径与方法

动画制作+AI协同技术课程强化文化创新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吴伟信老师的《三维造型与动画技术》课程,理论与实验双线并进,动画制作高阶技能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课程引入国产动画《长安三万里》片段,引导学生探讨历史题材的现代化表达;通过“即梦AI”工具辅助材质生成与动画优化,简化汉唐建筑纹理设计流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数字化创新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学生需独立完成10秒动画短片,结合AI工具提升制作效率,同时强化数字内容创作的伦理意识,实现“技术实操”与“文化自信”的双向培养。

AI工具激活课堂三轮互动提质增效

熊晶晶老师的《语⽂教学法》课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与教学实践,构建了“理论—设计—实施—评价”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展现了系统化、前瞻性的课程特色。AI深度赋能教学全流程是课程的突出特色。课程深度整合DeepSeekChatGPT等工具,重构教学目标设计、任务生成及动态评价机制,实现“目标可测、任务适配、反馈精准”的闭环管理,显著提升教学效能与学生参与度。“双线融合”生态赋能实践,线上依托学习通平台开展个人作业、协作研讨与成果展示,线下通过情境化活动如思维导图绘制、行动研究等深化知识内化,构建“虚实结合”的学习场域。三维评价量表(目标准确性、任务匹配度、素养达成性)贯穿全程,凸显“教—学—评”一致性。

AI微格教学,破解差异化难题

特殊教育专业杨锦龙老师《培智学校课程实践》为省级一流课程,针对中重度障碍学生特点,引入AI助教优化教学设计。课程联合特教学校开展“同堂异构”研讨,通过微格教室演练与AI数据分析,精准提升特殊教育师范生教学能力。从教材解读到“卷入式”课堂观摩,全方位强化特殊教育情怀与实践智慧。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学院将持续推动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不断提升广大教师改革创新意识,建设更多兼具专业深度与创新特色的优质课程,为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提供坚实支撑。